2011年10月29日星期六

念.那些年. 念. 孩子氣

 
20111028
             電影一開場的時候,伴著微風輕輕吹過的,是男主角混亂的書桌。攝影機慢慢地掃過舊校服上的藍點,桌面上的廢紙、亂稿、舊相片和垃圾,慢慢地掀開一堆堆青春的痕跡。然後把我的目光引向剛被微風吹開的筆記本,裡面寫著:“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
沒錯,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然而,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年少時的輕狂和幼稚,人生中的點點懊悔和無奈,都是漫漫人生里的標記,清楚地告訴自己,我的確真真實實地活過了。哭過也笑過。愛過也痛過。我擁有寶貴的個人回憶,也有引起人共鳴的集體回憶。
一句句的以為,一聲聲的錯了,一步步繼續向前走的人生路。若沒有以前的幼稚,又何來現在的自己。回望過去,令人此生難忘的,可能並不是甚麼輝煌的功績,而是青春的幼稚。即使是錯過了,孩子氣的白癡依然是令自己引以為傲的戰績。把它們一件件地翻出來,一次次地細味,方知道甚麼是人生百味,成長的代價。青春,才是成長的本錢。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我們都需要進入回憶。你可能會發現,青春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青春屬於永遠懷念青春、為青春而驕傲的人。 就算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會,他們倆之間的回憶也將永遠屬於他們的青春,平衡時空下的約定。當一切都要成為過去的時候,人所擁有的,只有實實在在的回憶,而非虛幻的未來。只有過去、才是最真實地被保存。

不論人生是豐盛還是充滿遺憾、它都是自己曾經慢慢爬過、跌跌撞撞走過、蹦蹦跳跳經過、跑過、衝過、漫步過、或是蹣跚走過的人生。
念,那些年。 懷念, 年少時的孩子氣。祝,幸福、美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主題曲《那些年》官方正式MV 
 作曲:木村充利    
 填詞:九把刀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記憶中妳青澀的臉 我們終於來到了這一天 桌墊下的老照片 無數回憶連結 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呆呆地站在鏡子前 笨拙繫上紅色領帶的結 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 穿上一身帥氣西裝 等會兒見妳一定比想像美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時光 回到教室座位前後 故意討妳溫柔的罵 黑板上排列組合 妳捨得解開嗎 誰與誰坐他又愛著她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擁抱妳 擁抱錯過的勇氣 曾經想征服全世界 到最後回首才發現 這世界滴滴點點全部都是妳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告訴妳 告訴妳我沒有忘記 那天晚上滿天星星 平行時空下的約定 再一次相遇我會緊緊抱著妳 緊緊抱著妳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半失落的女兒身分 (2):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20111014
             每一次和母親回上海探望外婆,總覺得母親會突然間“退化”了。我那個20幾歲便遠離家鄉、越飛越遠、在外奔波的母親,甚麼平時的精明能幹都不見了,突然間變得甚麼也不會做了。每天都是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偶然她會裝腔做些甚麼家務的,但是很快就雙腳一伸,懶洋洋地去睡午覺、或者是坐在沙發上享受她的下午。剩下的爛攤子?管它呢!一個六七十歳的人的臉上,竟然掛著小女孩般的天真、滿足的笑容。
            去年聖誕節去美國探望母親,發現自己竟然也裝腔作勢地做了3天家務以後,便雙腳一伸,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結了婚,突然要擔起照顧老公和家庭的角色,每個星期都要買菜、煮飯、做家務,把女兒的嬌氣壓抑下去了。這一種的半失落是不知不覺的,直到我有機會,再次做一個短期的全職女兒,有了比較以後,才發現自己的半失落。
其實我是蠻獨立的。心野的我,15歳便去了一所國際學校寄讀了兩年。大學時期一有機會,也飛得遠遠的,去了澳洲當交換生。大學畢業以後又去了英國進修。結婚前,又滿足了心願,獨居了一年半。所以,基本上我是有能力、也享受獨立照顧自己的。煮飯、打掃、大宴親朋、換燈泡,我都能夠自己辦妥。強了十幾年以後,還是打回原形,希望有時候可以做一個嬌滴滴的女兒,甚麼也不用做,被母親服侍,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我以前不明白,會怪母親不色相。怎麼一回到上海,就變成了一個小孩子般的,給“別人”添麻煩。我現在終於明白到,不論我們是1歳、10歳、20……60歳、還是70歳, 我們依然是女兒。更何況,到了母親那個年紀,照顧了我大半輩子、她還有多少年的機會可以單單享受做我外婆女兒呢? 我這個做女兒的,就算以後怎樣照顧她,也和來自她母親的照顧兩樣。中國人說,兒女是來討債的。我現在越想這句話越覺得有意思。
這個尊貴的女兒身份,不會隨著年月的改變而失去,因為我們生命里每一個的角色,尤其是在家庭中的角色,都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算外在的條件和角色隨著時光的逝去而改變,在我們心底裡那個女兒的角色、依然是我們整體的一部分,直到永永遠遠。就算我已是一名妻子、或許有一天我也會成為一個母親、外婆、太婆,這個女兒的角色也不會改變。 這是內心深處的渴望,也是我向我未來的兒女欠下的債,以後才慢慢清還吧!還是趁現在還有機會,多點向母親討債: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

半失落的女兒身分


20111013
             昨天晚上放學,大家都趕著回家或下山吃晚飯。我問我身邊的那位女生去哪裡?她說:“回家。母親每晚都留飯給我吃。” 我聽了好羨慕,想起以前我加班的時候,不論我是九點、十點、十一點或者是十二點下班,母親都會根據我當天的胃口,為我準備美味、營養豐富的食物。我對她說:“要好好享受現在作為女兒的身分。結了婚以後,身分角色上的轉變和增添,會使這個女兒的身分變得有一點不一樣了。起碼感覺上很不一樣。”現在沒有人會天天煮飯給我吃了,只有自己做飯給自己吃,還要給老公吃。
           我想起上個星期自己因為太忙,吃得不好和不夠多,所以在週末時生病了。如果有母親在身邊照顧的話,起碼我生病的原因不會是因為食物。生病的時候,母親的照顧是父親、老公、孩子們不能夠相比的。只有母親、才會全心全意地全天候照顧生病了的子女。我們繼續我們的對話,說了以前的男朋友怎樣在生病時疏忽照顧女朋友。唉!還是母親最好。雖然母親有時候可能很囉唆,使我感到很煩,還是她最好!
           還沒有結婚的,要珍惜這個作為全職女兒的尊貴身份。我想起去年在以色列旅行,師母和我們分享她父母親去世時,她作為女兒的那分失落。在地上,她已經不是任何人的女兒了。

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

開blog一年有感:生命中的一點甜


2011106
blog一年,有3000個瀏覽,比我想像中多。不過只有很少的留言。 兩年前已有寫blog的意念,但是一直不能夠下定決心,直到去年從以色列回來以後,決定要把我的旅程記錄下來,生怕自己忘記。不過,我的聖地游至今還沒有完成。
有朋友問我,為甚麼寫blog。我一直沒有正面回應,心想心水清的朋友自然會知道。有一次和一些久未碰面的中學同學聚會,有一位朋友說:“我有追你的blog看!簡直是一股清泉。這才是人寫的東西。”我聽了很高興。因為有人感受到我的blog背後的意念,就是想為人的生命帶來一點甜,一點清新,一點香氣。
過去的一年里,我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用擔心寫作的題材。只要細心體會生活,靈感便源源不絕,多得我寫不完。我也發現,只要是經過我真心體會和用心寫的,便能夠感動別人。被人瀏覽得最多得文章,也是我最用心寫的。好像是“小女孩的一美元,小男孩的五餅二魚”。當然也有例外。可能是自己的文筆不暢順,也可能是過分投入,寫得太長。
           我現在的希望是有多謝人在我的blog中留言, 一起把香氣散發出去。